• 《Nature》草食动物功能在空间上的共变模式及其对珊瑚礁恢复力的影响

    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是研究草食性鱼类在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特别是它们如何影响珊瑚礁的恢复力,以及这些功能在空间上的变化模式。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和实验,探讨了草食性鱼类的“啃食”(grazing)和“浏览”(browsing)行为对珊瑚礁从珊瑚到大型藻类状态转变的影响,以及这些行为的空间变异如何影响珊瑚礁的恢复力。 研究背景 珊瑚礁生态系统正面临着来自局部和全球压力源以及急性干扰的退化威胁。珊瑚覆盖度的下降常常伴随着大型藻类的增加,这种珊瑚-藻类的“相位转移”在加勒比海、中太平洋、西太平洋和印度洋...

    科技前沿 2025-01-17
  • 《Nature》文章:浅水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通过转录组和宏基因组学视角适应深海环境

    研究背景 近年来的研究揭示了深海作为一个丰富的生物圈,栖息着从浅水祖先进化而来的物种。对基因组进化和微生物共生的研究揭示了这些物种如何在极端深海条件下生存。然而,早期适应阶段,特别是保守基因和共生微生物的作用,仍然了解不足。本研究通过转录组学和微生物组学的视角,研究了浅水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在南海Site-F冷泉深海环境中的适应机制。 研究内容 本研究旨在探讨浅水贻贝在深海环境中的适应机制。研究通过将浅水贻贝暴露于南海Site-F冷泉深海环境,观察其在6小时...

    科技前沿 2025-01-17
  • 国际科技动态

    美国《科学·免疫学》杂志刊登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人类和实验鼠之间的免疫抑制分子PD-1存在显著差异,常见的实验室癌症研究模型可能无法充分反映人类的免疫反应。这一成果对开发更有效的PD-1抑制剂具有重要意义。(来源:新闻网) 2025年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7日开幕,多家电视巨头展示与谷歌、微软等技术巨头合作成果:整合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电视,不仅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和家庭环境变化自动调整播放内容和功能,还能同用户对话、指挥其他智能家居,从传统娱乐设备变身智能管家。(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巴黎...

    科技前沿 2025-01-10
  • 国内科技热点

    记者1月9日从中国能建获悉,全球首座300兆瓦级压气储能电站——“能储一号”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多项技术填补了技术空白,为大规模新型储能技术商业化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来源:央视网) 记者1月6日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获悉,利用航空冰雷达与三维激光雷达,空天院科研人员在甘肃成功进行冰川透视探测,精确查明典型冰川储量。这是我国首次利用航空冰雷达开展典型冰川储量调查,相关成果为河西走廊各流域水资源管理、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来源:科技日...

    科技前沿 2025-01-10
  • 《Ocean-Land-Atmosphere Research》海洋生产力二十年记:全球NPP变化全景

    在地球这个巨大的蓝色水球上,海洋不仅是生命的摇篮,也是全球气候的调节器。但你知道吗?气候变化正悄悄改变着海洋的“呼吸”——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这项研究综合利用卫星遥感和海洋观测数据,系统分析了1998至2018年间全球海洋NPP的时空变化特征,揭示了温度、盐度和风应力等对海洋初级生产的影响。这不仅是科学上的探索,更是对未来海洋健康和地球气候的一次把脉。了解这些变化,将为海洋保护、适应和缓解全球变暖提供思路。 随着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海洋...

    科技前沿 2025-01-10
  • 《Ocean-Land-Atmosphere Research》文章:高营养低叶绿素海域铁胁迫变化的驱动因素

    海洋中的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这一过程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痕量元素铁(Fe)等关键元素的缺乏,HNLC(高营养盐低叶绿素)海域通常呈现较低的生物生产力和碳输出。随着人类碳排放增加以及全球变暖对海洋的影响,预计浮游植物缺铁胁迫的区域将逐渐扩大,并将直接或间接影响海水的理化特征、生态系统以及碳汇过程。但是,HNLC区域溶解铁的长期序列观测仍然十分有限。铁胁迫的时空动态变化如何?是否受到气候模式的驱动?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利用NASA的MODIS-Aqua卫星数据,将非...

    科技前沿 2025-01-10
  •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抗生素对浒苔生长发育影响的分子机制

    海藻作为一种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在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和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加剧,绿潮等有害藻华事件在全球范围内频繁暴发,其发生频率、灾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均呈上升趋势,已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生态安全等构成严重威胁。有害藻华的发生伴随着极其复杂的生态过程,受到诸多因素影响。 大型海藻中含有丰富的共附生菌群落。藻类和细菌之间的共生关系一直是研究热点。现阶段已有诸多研究结果表明,浒苔共附生菌不仅能够参与藻类的生理活动,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对绿潮的迁移和暴发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科技前沿 2025-01-10
  •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文章:典型海水养殖区沉积物中微塑料的长期污染状况

    微塑料(Microplastics, MPs)在环境中的广泛存在及其对全球生态系统的影响一直是环境科学领域的核心议题。然而,关于微塑料长期污染趋势的数据依然较为有限。基于此,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王清研究员团队于2015年、2018年和2021年分别对中国黄海典型海水养殖区——烟台市四十里湾海域开展了底质沉积物样品调查,系统研究了该区域微塑料的积累特征与污染水平的时间和空间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四十里湾沉积物中微塑料丰度从2015年的92.60±23.93items/kg.dw增加到2021...

    科技前沿 2025-01-10
  • 国际科技动态

    新华社北京电美国犹他大学等机构参与的一个国际团队日前发表论文说,经综合分析此前多项研究的数据后发现,日常饮用咖啡与头颈癌患病风险降低存在关联性。头颈癌包括喉癌、口腔癌、舌癌以及鼻咽癌等,是比较常见的一类癌症。近年来,有不少研究尝试分析饮用咖啡或茶是否与这类癌症的患病率存在关联。国际团队对此前开展的14项头颈癌研究的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参与研究的人就他们日常饮用普通咖啡、无咖啡因咖啡或茶的习惯回答调查问卷。研究人员对比了其中9548名头颈癌患者与15783名没有患癌症的人的相关数据。这项在线发表在...

    科技前沿 2024-12-27
  • 国内科技热点

    新华社福州12月26日电(记者林善传) 26日,我国首个国家级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传动链平台在福建福清投运。这个平台具备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和较为全面的测试能力,可开展25兆瓦级风电机组全工况模拟试验。据了解,海上风电试验基地包括陆上检测中心和试验风电场两部分。陆上检测中心位于福建省福清市江阴产业园内,主要建设传动链平台和150米级叶片试验平台;试验风电场规划建设6个陆上试验机位和20-40个海上试验机位。目前,传动链平台投运外,150米级叶片试验平台也正在加紧建设中。(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

    科技前沿 2024-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