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科技动态

    4月7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南加州大学团队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发表研究,介绍了他们开发的首个能隔离噪声并保留量子纠缠的光学滤波器。这一进展为开发紧凑且高性能的纠缠系统打下基础,这些系统可集成到量子光子电路中,从而支持更加可靠的量子计算架构和通信网络。(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4月6日电 (记者张梦然)在最新一期《设备》杂志发表的研究中,德国波茨坦大学团队报告了他们模拟月球尘埃制造出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这项创新为太空探索中的能源供应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特别是考虑到将重型材料送入太空的挑战...

    科技前沿 2025-04-25
  • 科技热点

    光解水制氢迎来新突破。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我国科研人员利用稀土元素钪对光催化分解水的催化材料进行改造,成功制备出新型光解水催化材料——金红石相二氧化钛,在模拟太阳光下,其产氢效率比已报道的二氧化钛高出15倍,创造了该材料体系的新纪录。如果将该材料制作成100平方米的光催化板,一天光照时间产生的氢气,可以驱动一辆氢能汽车行驶68公里。相关研究成果8日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杂志》上。(来源:科技日报) 4月8日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该集团六院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设计建造的海南商业航...

    科技前沿 2025-04-25
  • 《Nature》:十年海洋变暖使珊瑚礁生物衰退

    研究背景 2021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应用于天气观测预算为54亿美元,但没有国家系统地监测生物多样性的广泛变化。根据过去一个世纪记录在案的全球大约290次灭绝事件,现在的灭绝率至少是地球历史上速度的100倍,但这也只是一个保守估计。 地球上100多万个已知物种中,只有不到10%的物种被列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说明当下对全球物种种群趋势的总体了解不足。海洋领域的种群数量变化隐藏在海面之下,数据的缺乏更加严重。与陆地系统相比,可用于评估海洋生物多样性状况的信息要少得...

    科技前沿 2025-04-25
  • 《Nature》:全球湖泊浮游植物水华持续增强

     浮游植物水华对全球的公共健康和生态系统服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当水华强度过高或存在产生毒素的浮游植物物种时,其有害效应尤为显著。尽管已知营养盐负荷是驱动浮游植物水华的主要因素,但全球水华条件的变化程度以及在多种相互作用的压力因素中驱动这些变化的具体因素仍不确定。 文章通过利用Landsat 5卫星的高分辨率影像数据,研究了全球76个大型湖泊在1984年至2012年间的夏季近表层浮游植物水华的长期趋势,具体研究方法如图所示: 研究结果 1、自1980年以来,超过三分之二湖泊(n=48)的...

    科技前沿 2025-04-25
  • 《Nature》文章:根瘤菌-硅藻共生体为海洋固氮?

    科学家们在热带北大西洋的探险中,有了意外的重大发现,一种非蓝藻的固氮共生体 ——“Candidatus Tectiglobus diatomicola”,它与硅藻宿主形成了紧密的共生关系,为海洋氮循环带来了全新的认知。这一发现不仅拓展了我们对海洋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理解,也为进一步研究海洋生产力和全球碳循环提供了重要线索。 氮是构成所有生物体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它对生命活动的开展具有根本性的限制作用,是维持生命正常运转的关键成分。在自然界中,大气氮气是氮元素的最大储存库,...

    科技前沿 2025-04-25
  • 《Nature》文章:生物多样性是增强还是减弱生态系统稳定性?

    研究背景与意义 20世纪以来,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使得生物多样性正以惊人的速度丧失,成为威胁地球生物生存和发展的一大挑战。20世纪50年代,就有生态学家提出了”生物多样性越高,生态系统稳定性越强”的观点,这种正相互关系在此后很长时间内被广泛接受。20世纪70年代,以May为代表的学者得出了与前人研究结果相反的结论,即“生态系统复杂性的增加将削弱系统的稳定性”,由此开启了生态学界半个多世纪的“多样性-稳定性”之争。 研究内容与目的  以往的实验和模型揭示了多样性对稳定性各个组成部分的正向、...

    科技前沿 2025-04-25
  • 国际科技动态

    新华社巴黎3月12日电(记者罗毓)欧洲航天局“赫拉”航天器于12日飞掠火星,利用火星引力改变飞行轨道从而节省燃料,并缩短前往一个近地双小行星系统的时间。欧航局在其官网说,此次近距离飞掠火星过程中,“赫拉”与火星最近距离约5000公里。“赫拉”还将利用所载的多种仪器观测火卫二,也有机会对火卫一成像。(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洛杉矶3月12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龙”飞船原定12日执行新一期载人航天任务,搭载4名宇航员飞往国际空间站,并接回因波音“星际客机”飞船技术故障滞留太空的美国宇...

    科技前沿 2025-03-15
  • 科技热点

    新华社合肥3月13日电(记者戴威)肝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手术切除后的复发率高达约70%。如何准确预测肝癌复发是一个难题。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孙成研究组与合作者开发了预测肝癌复发的“TIMES”评分系统,通过量化免疫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的空间分布特征,实现了对肝细胞癌复发风险的预测,准确率达82.2%。研究人员将科学成果直接转化为可应用的AI诊断工具——公开免费的“TIMES”在线版本,上传病理染色图像即可获得肝癌复发风险评分。北京时间3月13日0点,这项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

    科技前沿 2025-03-15
  • 《Ocean-Land-Atmosphere Research》文章:长期监测助力切萨皮克湾近海缺氧的缓解

    切萨皮克湾是美国第一大海湾。与其他大型河口近海区一样,切萨皮克湾面临严峻的近海缺氧和富营养化,带来一系列环境影响。为了应对这些问题,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在“切萨皮克湾项目”的支持下,覆盖整个湾内的观测系统持续不断地记录着水质及生态环境状况。2023年,虽然全球变暖本该加剧缺氧,但观测系统还是记录到历史最低水平的夏季低氧。本新闻评述了该缓解背后的科学和管理努力,为其他河口的环境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河口-近海生态系统中的缺氧问题(定义为溶解氧水平低于2毫克/升的区域)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对生态...

    科技前沿 2025-03-15
  • 《Ocean-Land-Atmosphere Research》文章:近些年仿生鱼型潜水器的研究进展

    随着海洋探索的持续深化,潜水器已成为在学术界备受瞩目的关键工具。在材料及各学科的进步驱动下,目前的潜水器与其初始状态相比经历了重大变革。本文从历史视角对潜水器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全面回顾,特别强调了鱼型潜水器,此过程以仿生学与先进技术的融合为特征,代表潜水器发展的未来趋向,突出鱼型潜水器应当聚焦的关键技术挑战。通过借鉴近期一项 2000 米仿生原型研究,给出了开发仿生鱼型潜水器的一般程序,期望为潜水器的未来进步提供借鉴。 在人口压力巨大、资源日益枯竭的背景下,对于海洋及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已变得至关重要...

    科技前沿 2025-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