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科技新闻速览20230512
科技热点
5月9日,我国首个投入商业化运行的特高压交流变电站——1000千伏荆门特高压站完成一键顺控投切1000千伏变压器调试操作,倒闸操作跨入“分秒”时代。荆门特高压站是华中区域特高压交流环网枢纽,“十四五”时期华中地区特高压工程建设驶入快车道。(来源:中国电力报)
10日21时22分,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飞船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工作,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来源:科技日报)
近日,枣菏高速公路交能融合示范工程项目金乡段正式并网发电。枣菏高速沿线地形平坦开阔,且有充足的路域资源可供使用,适宜开发建设光伏电站。示范项目利用服务区、路侧边坡等高速公路基础设施潜力,就地开发新能源,将新能源、高速公路两个系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为基础设施和运输车辆持续提供绿色清洁能源。(来源:视觉中国)
11日,国内首条悬挂式空中轨道列车光谷空轨试乘发车。空轨全称为“悬挂式轻型空中轨道”,其列车悬挂在单型轨道下方,将地面交通移至空中。该列车最高运行时速60公里,最多能容纳220余人,观景范围达到270°。(来源:科技日报)
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状态设置,于北京时间11日5时16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交会对接完成后,天舟六号将转入组合体飞行段。(来源:中国载人航天)
国家移民管理局11日发布公告,自2023年5月15日起实施全面恢复口岸快捷通关、全面恢复实行内地居民赴港澳团队旅游签注“全国通办”等四项调整优化出入境管理政策措施,进一步保障便利中外出入境人员往来,促进服务对外开放。(来源:国家移民管理局)
10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LHAASO)迎来关键节点,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它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灵敏度最强的宇宙线观测站。(来源:科技日报)
广东省10部门近日发布的《广东省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要有序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稳步推动电力、氢燃料车辆对燃油商用、专用等车辆的替代。(来源:科技日报)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4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6%,环比下降0.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8%,环比下降0.7%。从4月份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变动情况来看,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化工原料类价格下降9.2%,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下降9.0%,燃料动力类价格下降5.3%,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下降4.5%。(来源:中国电子报)
科技前沿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团队最新研究发现真盔甲鱼类新属种化石,并将其命名为“九江江夏鱼”。进一步研究发现,这次发现的九江江夏鱼和之前发现于湖北武汉地区的后棘江夏鱼均属曙鱼科,是一对失散了4.38亿年的江夏鱼“兄弟”。(来源:中国新闻网)
近期,我国研究团队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八一冰川地区组织实施冰川透视航空与地面联合科学实验。这是国际上首次开展基于航空平台的P/L/VHF三波段(P波段、L波段、甚高频段)雷达联合冰川探测实验,对解决冰川厚度遥感监测难题、突破冰储量估算瓶颈、引领下一代冰冻圈遥感技术具有重大意义。(来源:央视新闻)
中外科学家利用线粒体DNA追踪到一个从中国北部沿海到达美洲的女性谱系。通过整合现代和古代线粒体DNA,研究人员发现了至少两次迁徙的证据:一次是在最后一个冰河时期,另一次是在随后的冰川融化时期。几乎在第二次迁徙的同时,同一谱系的另一个分支迁徙到今天的日本。这一发现有助于解释中国、美洲和日本旧石器时代考古学上的相似之处。该研究近日发表于《细胞报告》。(来源:中国科学报)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研究院、中科慧拓联合孵化的矿山智能运载机器人“载山CarMo”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正式发布。这是我国首台套具备产业化标准要求的、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运载装备。(来源:中国电子报)
国际科技动态
据《自然》网站9日报道,美国Quantinum量子计算公司研究人员称,他们首次在量子处理器上“制造出”了任意子(Anyons),这一成果有望促进容错量子计算机的研发。(来源:科技日报)
美国总统拜登9日签署公告,宣布取消赴美国际航班旅客的新冠疫苗接种要求。新规将于美东时间5月12日0时01分生效。(来源:中国新闻网)
据当地媒体9日报道,日本一家饮料制造商计划推出一种能吸收周围空气中二氧化碳的自动售货机,以助力减少碳足迹。依照企业说法,这样的机器在日本是首次推出,一台机器一年可吸收的二氧化碳量至多相当于20棵杉树的吸收水平。(来源:央视新闻)
日前,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发布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首次完成对加拿大电子垃圾的全面评估。结果显示,过去20年,加拿大人均产生的电子垃圾增加了两倍多,仅2020年一年,加拿大电子垃圾总量就将近100万吨。(来源:新华社)
近日,日本一项新研究借助小鼠实验提出,要维持机体健康,饮食中蛋白质占比25%至35%可能最为理想。相关论文已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老年科学》上。(来源:新华社)
英国人类受精与胚胎学管理局近日证实,英国首批体内含有三人DNA信息的三亲婴儿已经诞生。这是在监管环境中、线粒体捐赠治疗背景下于英国出生的首批三亲婴儿,数量少于5名。(来源:新华社)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一项新研究表明,肉眼并不总是可以看到阳光损伤,皮肤癌可能潜伏在正常皮肤中。研究人员发现一些皮肤癌患者的前臂中具有大量阳光损伤的DNA突变,尽管他们的皮肤上没有雀斑或瑕疵。(来源:央视新闻)
英国一项新研究表明,当受到某些图像线索干扰时,人类视觉系统会“欺骗”大脑,让大脑难以对物体实际尺寸做出准确判断。这一研究结果可能在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具有应用价值,例如驾驶系统、刑事司法系统如何处理目击者的描述以及无人机瞄准等。(来源:新华社)
据《自然·通讯》最新发表的一篇工程学论文称,研究人员研发出一款小型可穿戴虚拟现实(VR)接口,该设备能在局部区域内快速准确地产生气味,并能与VR世界无线连接,让用户闻到多种不同气味,包括迷迭香、莫吉托、煎饼和榴莲的气味。(来源:中国新闻网)
以上来源: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