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文章:夏季珠江口海域漂浮物输运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
该研究利用表层漂流浮标,区域三维海流模型和粒子追踪模型,全面分析了夏季珠江口海域漂浮物的输运过程。结果表明,在密度流、潮流、风生流和风场推力的共同影响下,经过10天的模拟,超过85%的漂浮物在珠江口及周围岸线上搁浅。我们分析了漂浮物的搁浅区域,发现深圳西部和香港西部是漂浮物搁浅的高风险区。约15%的浮物扩散到开阔海域,轨迹分析表明这类漂浮物主要来自澳门东部和珠江口东四门以外的区域。研究还讨论了不同风场推力系数对漂浮物运动的影响,以建立研究结论与珠江口海域实际漂浮物之间的联系。对于影响漂浮物运动的动力过程,密度流是推动漂浮物进入开阔海域的主要因素,潮流对漂浮碎片的搁浅位置有影响,风场占据主导作用,通过风生流和直接风场推力来控制漂浮物运动。

来源: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