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文章:富营养河口微生物介导氧化亚氮生成的季节性变化——珠江口虎门连续观测分析

氧化亚氮是大气中的强效温室气体,同时是主要的臭氧层破坏物质。陆源输入氮促使微生物硝化和反硝化过程是造成河口水体大量排放氧化亚氮的主要因素,而亚热带河口水体受季节性淡水输入与海水频繁交换,造成了氧化亚氮生成速率和过程的季节性变化。研究清楚富营养的河口水体中微生物介导生成氧化亚氮的季节性变化,将有助于明晰河口氧化亚氮生成的环境调控因素。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吉启星工作组利用稳定氮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珠江口中游的虎门开展了为期2年的实地采样测定(2022年2月至2024年1月),探讨了氧化亚氮生成,以及氨氧化过程的季节性变化。结果显示,4月至11月间,氧化亚氮生成活跃,氨氧化为主要氧化亚氮产生途径。尽管水体溶氧含量较高,反硝化作用依然贡献了氧化亚氮产量的20-40%。在冬季微生物活力下降,氧化亚氮生成较慢。总体而言,水柱中微生物氧化亚氮生成量仅占河口水-气界面排放的10%,表明上游输送和潮汐稀释调控了河口中游区溶解氧化亚氮的存量。该研究为进一步认识河口和近海氧化亚氮生成的机制提供了定量的观测结果。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文章:富营养河口微生物介导氧化亚氮生成的季节性变化——珠江口虎门连续观测分析
图1 虎门连续站测得的表层(a)和底层(b)水体氧化亚氮和氨氧化产生速率。柱状图表示氧化亚氮经氨氧化(蓝)、亚硝酸盐还原(黑)以及硝酸盐还原(橙)途径生成;红色三角形代表水柱氨氧化速率,其季节性变化可达三个数量级

来源: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