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文章:渤海沉积物ARGs与细菌潜在宿主关系的新认识
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作为一种新兴的环境污染物受到广泛关注,人类活动加速了它们在水产养殖场、内陆河流、湖泊、废水以及海洋沉积物等各种环境中的流行和传播。然而,ARGs的发生机制及其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复杂影响仍不清楚。
研究团队基于2023年4月对渤海沉积物的调查,探析了ARGs的污染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其与微生物群落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ARGs在渤海沉积物中广泛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和亚型差异,绝对丰度呈辽东湾>莱州湾>渤海湾>渤海海峡的趋势,而相对丰度呈渤海海峡>渤海湾>辽东湾>莱州湾的趋势。16S rRNA、intI1和ARGs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表明它们间存在“合作”或“竞争”机制。环境因子TOC、TN显著影响16S rRNA和ARGs丰度,沉积物的粒径和粉砂含量通过调控intI1的丰度影响ARGs。共生网络分析表明,优势细菌门Proteobacteria和优势细菌属Desulfobulbaceae并不是ARGs的潜在宿主,而门水平的Deinococcota、Dadabacteria和属水平的Rhodothermaceae、Ardenticatenales才是ARGs的主要潜在宿主。研究还发现ARGs在近海沉积物中具有广泛的潜在宿主,并且细菌常携带多重ARGs,进而增加了ARGs的流动性和生态位适应性。
该研究揭示了渤海沉积物中ARGs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探明了ARGs的潜在影响因素和宿主细菌类群,从而揭示了近海ARGs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这对评估作为抗生素最终归宿海洋ARGs的污染风险和布局防控策略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来源: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