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深远海网箱养殖对黄海冷水团(YSCWM)水质及悬浮颗粒物中稳定碳氮同位素的影响

由于空间限制和环境污染,沿岸水域网箱养殖的发展受到制约,实施深远海养殖战略,已成为我国海水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之一。中国海洋大学研究团队借助养殖工船和全潜式网箱“深蓝1号°”,首次实现了在我国黄海冷水团养殖鲑鳟鱼类的创举。

科学的监测养殖活动可能会对养殖海区水质产生的影响,不仅可为黄海冷水团养殖容量评估提供基础数据,也可为深远海养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团队分别于2021年6月(第一次收获期间)、2021年8月(第一次收获结束)2021年12月(第二次养殖初期)以及2022年4月(第二次收获前)对养殖区水环境进行了调查。5个采样位点沿水体的主流方向(140°-320°)分别距离网箱0m(E)、200 m(D)、500m(C)、1000 m(B)和2000 m(A)分布,另外4个采样点在与主流方向垂直的200 m(F)、500m(G)、1000m(H)和2000m(1),共采集了包括表、中、底三个水层108个样品。

结果表明,不同采样时间、水层和位点的水质指标不同,在6月和8月,底层水呈现低水温和高溶氧,表明YSCWM适合冷水鱼类(如鲑科鱼类)养殖;δ13CpoM值和较低的C/N表明,悬浮颗粒物(POM)主要为海源而非陆源;4月、6月和8月δ13CpoM值与水体叶绿素浓度显著相关;E点δ13CpoM值、颗粒有机碳(POC)、颗粒氨(PN)的增加,C/N比的降低,以及δ15NpoM值的变化表明水产养殖活动对环境产生了影响,然而这些影响在12月几乎消失,说明网箱养殖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较为微弱。

该研究表明,悬浮颗粒物中稳定碳氨同位素(δ13C、δ15N)以及其C/N可以反映网箱养殖活动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在此后的研究中,应对养殖区的水质和底质环持续监测,以确保深远海养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深远海网箱养殖对黄海冷水团(YSCWM)水质及悬浮颗粒物中稳定碳氮同位素的影响
图1 本研究深蓝1号潜笼及9个采样站位置(a)和采样时间图(b)。

来源: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