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闻速览
科技热点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袁开军研究员、杨学明院士团队和傅碧娜研究员、张东辉院士团队合作,发现二氧化硫分子极紫外光解离产生硫原子和氧气,为地球早期大气中氧气的来源提供了新途径。相关成果发表于《化学科学》,并被选为热点文章。(来源:科学网)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高敏锐课题组研制出一种高抗氨毒化的镍基碱性膜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其在阳极含10 ppm氨的膜电极组装中,能保持95%的初始峰值功率密度和88%的初始电流密度,远超商业铂碳催化剂。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来源:科学网)
日前,山东大学教授孙金鹏团队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研究员李乾团队合作在《自然》在线发表研究成果。研究团队揭示了II类嗅觉受体识别4种内源性胺类配体——苯乙胺,二甲基环己胺,尸胺,亚精胺,并与下游蛋白偶联的分子机制和结构基础,揭示了嗅觉受体“组合编码”识别配体的分子机制,阐明了II类嗅觉受体独特的激活方式,该研究系统地揭示了嗅觉感知的分子机制,为靶向嗅觉受体的药物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据悉,这是第一篇人类认识哺乳动物嗅觉识别文章。(来源:科学网)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张海、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教授庄奕杰联合领导的中英国际团队描述了中国平粮台古城遗址距今约有4000年历史的陶瓷水管和排水沟系统,研究证实,这是中国已知最古老的古代陶瓷排水系统,是新石器时代人们在非中央集权情况下集体合作完成复杂工程的壮举。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8月14日《自然—水》。(来源:科学网)
截至7月底,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305.5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6.9%。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达6.95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比例为40.6%;千兆宽带接入用户达1.34亿户,占用户总数的21.7%。(来源:科技日报)
中国海油22日消息,我国首创的油气田海床下开发模式主体结构钢圆筒,近日成功在渤海锦州25-1油田W-1井区安装,标志着由中国海油牵头研究并独立自主设计的、为渤海通航区量身定做的海床下开发模式,又向成功迈出了关键一步。(来源:科技日报)
22日,全球首台套最大功率、超大采高智能化高端采煤机MG1250/3430-WD系列采煤机在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上海研究院问世。3430系列采煤机能够满足年产2000万吨工作面高效开采需求,仅需两台此设备进行采煤即可满足上海全年发电的用煤需求。(来源:中国新闻网)
近日,在位于陕西汉中洋县的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人工繁育,首次大规模野外回归的濒危植物秦岭石蝴蝶集中开花。经过初步统计,此次野外回归的秦岭石蝴蝶整体成活率达到88.6%,超过预期。(来源:央视新闻))
香港特区政府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22日表示,因日方启动核污染水排海,特区政府将自24日起,禁止源自东京等10个都县的水产品进口,当中包括所有活生、冷冻、冷藏、干制或以其他方式保存的水产品、海盐及未经加工或经加工的海藻。(来源:央视新闻)
国家医保局日前发布消息显示,通过医保目录准入谈判,已累计将26种罕见病用药纳入医保药品目录,平均降价超50%。叠加其他药品准入方式,目前获批在我国上市的75种罕见病用药已有50余种纳入医保药品目录。(来源:新华社)
近日,北京林业大学郭玉明研究团队在玉树藏族自治州开展鸟类调查时,观测到1只大型鸟类,通过查阅《中国鸟类观察手册》《中国鸟类图鉴》等资料,根据其外形特征并经专家核实,确认该鸟为钳嘴鹳,是青海省鸟类新记录。(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专家介绍,8月23日12时48分起,水星将在狮子座开始逆行,到9月15日恢复顺行。2023年,水星总计会开启3次逆行,12月中旬将开始第三次逆行。(来源:新华社)
国际科技动态
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8月20日发布消息说,根据初步分析结果,俄“月球-25”号探测器偏离预定轨道,与月球表面相撞后失联。(来源:科学网)
据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8月17日消息,OSTP发布备忘录,将七个研究领域列为拜登政府2025财年优先研究事项清单,进一步强调技术在政府开展未来工作中的作用,并要求联邦机构根据其调整2025财年预算。清单内容包括:负责任的人工智能;确保国家安全的新兴技术;经济脱碳;气候危机解决方案;全民健康信息系统;支持美国在创新技术研究方面的竞争力。其中,关键和新兴技术包括量子信息科学、高性能计算、微电子学和核能等。(来源:全球技术地图)
据FutureFlight网站8月18日消息,美国磁悬浮航空公司正在研发“超光速推进装置”(Hyperdrive)磁悬浮电动航空发动机。该发动机配备2台转向相反的风扇,由电磁发动机供电,具备噪音较低、推力稳定、飞行安全等特点。与传统发动机风扇固定在中心轴的布局不同,该发动机的风扇固定在导向器外环上,依靠磁场稳定风扇位置并引导运作。目前,该公司正在进行该发动机原型机的设计研发工作。若计划顺利,该发动机预计于2025-2026年进行首次试飞。(来源:全球技术地图)
据TechXplore网8月22日消息,美国IBM公司开发出一种新型类脑AI芯片。这种新型混合信号芯片的工作方式与大脑中突触相互作用的方式类似,具有64个模拟内存核心,每个核心都托管一组突触细胞单元。同时,该芯片还具有一个转换器,确保模拟和数字信号之间的平滑转换。据IBM公司称,新型芯片在CIFAR-10数据集的测试中实现了92.81%的准确率。该芯片具有较高的能效比,未来有望满足低能耗、高算力的场景需求。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电子》(Nature Electronics)期刊。(来源:全球技术地图)
据medgadget网8月22日消息,美国哈佛大学科研团队开发出一种技术,可3D打印出规律跳动的心室。该技术利用旋纺丝来制造小纤维并注入可印刷的水凝胶墨水中,在3D打印时可保持打印结构,其中的心肌细胞可沿着所包含纤维的方向对齐。当进行电刺激时,结构沿着纤维的方向跳动,使研究人员能够充分控制其行为。该技术可解锁更先进的心脏模型进行药物测试,为心脏病患者提供个性化医疗,甚至为完全植入的心脏组件铺平道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Materials期刊。(来源:全球技术地图)
据HHS官网8月22日消息,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通过战略准备和响应管理局(ASPR)为NextGen项目拨款超14亿美元,以支持开发抵御新冠肺炎的新一代技术和工具。其中向四家BARDA临床试验合作伙伴提供10亿美元,用于疫苗临床试验,向再生元制药公司提供3.26亿美元,用于开发下一代单克隆抗体,向全球健康投资公司提供1亿美元,扩大对新型疫苗和治疗技术的投资,从而加快开发未来疫情应对措施。(来源:全球技术地图)
据小堆观察8月23日消息,加拿大政府已批准为Saskatchewan省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的开发提供7400万加元联邦资金,支持推进由公用事业公司SaskPower领导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项目。具体来看,这笔资金将支持工程前期工作和技术研究、环境评估、监管研究、以及社区和原住民的参与,以帮助推进该项目。2022年,SaskPower选择了GE-Hitachi(GEH)的BWRX-300小型模块反应堆,并计划在2030年代中期在Saskatchewan部署。(来源:全球技术地图)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8月22日消息,美海军DDG-1000“朱姆沃尔特”号隐身驱逐舰已经于19日抵达英格尔斯造船厂进行升级改造,将加装4个用于发射“中程常规快速打击武器系统”高超声速导弹的垂直发射装置,并将于2025年12月首次试射高超声速导弹。据悉,每个垂直发射装置可容纳3枚“中程常规快速打击武器系统”所包含的“通用高超声速滑翔体”(C-HGB)高超声速导弹,因此全舰一共可搭载12枚高超声速导弹。报道称,海军型“通用高超声速滑翔体”最大速度为5马赫(约6115公里/小时),除“朱姆沃尔特”号之外,同型舰“迈克尔·蒙索尔”号和“林登·约翰逊”号驱逐舰未来也将加装高超声速武器。(来源:全球技术地图)
据日本共同社8月23日消息,日本政府相关人士透露称,有关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的排海时间,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将根据天气气候、水文条件等进行详细调整,可能将于日本当地时间8月24日下午1点开始排放核污染水。根据计划,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在排放前将向处理过的核污染水中加入大量海水,使核素浓度降低到预想水平,预计在17天内排放完成第一批核污染水共7800吨,2023年全年预计排放核污染水3.12万吨,其中氚总量为5兆贝克勒尔。(来源:全球技术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