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闻速览

 

科技热点

12月1日,《科学》在线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这也是5年来,他们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第一篇论文。研究展示了他们开发的一类手性硼自由基催化剂,并利用其完成了不对称催化反应。这类硼自由基催化剂的结构和功能不同于常用的过渡金属和有机小分子催化剂,是手性催化剂家族的一位新成员。(来源:科学新闻杂志)

近日,《地球化学观点快报》以封面文章形式报道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最新研究成果。科研人员基于自主研制的深海原位拉曼光谱探测系统,构建了天然气水合物上升时随水深变化的演化模型,并通过深海原位实验首次证实了天然气水合物可携带冷泉气体到达海表。(来源:科学网)

据工研院官网12月4日消息,台湾省工研院在经济部产业技术司的指导下,于智慧医疗跨域创新高峰论坛宣布扩大筹组生医创新跨域合作平台,邀请海内外创投及加速器从“人流、金流、资讯流、经验流”四个方面推进,协助台湾建构最佳智慧医疗生态体系,培育生技独角兽,促进生医创新布局全球商机。具体邀请合作方包括:美国波士顿生医加速器SmartLabs、美商思拓凡(Cytiva)、宽量国际、中华开发资本、台杉投资、资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及台湾医疗暨生技器材工业同业公会等。(来源:全球技术地图)

北京时间12月5日7时33分,星河动力航天公司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谷神星一号(遥九)运载火箭,顺利将天雁16星和星池一号A星送入500公里高度晨昏轨道。这是国内民营火箭公司首次成功实施晨昏轨道发射任务。晨昏轨道是一种特殊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过赤道时,地面时间分别是大约早晚6点,恰是当地日出和日落的时候。轨道面和地球晨昏线始终近似重合,卫星几乎可以永沐阳光,以得到充足且持续的能源供给。(来源:科技日报)

12月6日,2023年超算创新应用大会在广州举行。国家超算广州中心在会上正式发布新一代国产超级计算系统——“天河星逸”。该系统以应用为中心,采用国产先进计算架构、高性能多核处理器、高速互连网络、大规模存储等关键技术构建,在通用CPU计算能力、网络能力、存储能力以及应用服务能力等多方面较“天河二号”实现倍增。(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12月6日从中国海油获悉,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洋石油122”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在青岛完成主体建造,标志着我国全类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设计建造技术实现高水平自主化。(来源:科技日报)

12月6日,2023世界5G大会将在河南省郑州市开幕。5日,大会先导论坛“Tech Talk 2023创新技术论坛”围绕“融合创新提升价值空间”主题,探讨数字技术的走向及在跨界融合中如何创新演进,如何解决行业壁垒、如何协力推动形成融合创新发展新范式。(来源:科技日报)

12月6日3时24分,捷龙三号运载火箭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点火升空,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获悉,这是捷龙三号首飞成功后首次执行应用发射任务,标志着该火箭开启了应用发射的序幕。(来源:科技日报)

近日,《考古展望》发表的一篇论文引发全球关注。该论文称,印度尼西亚西爪哇岛古农巴东史前遗址隐藏着一座2.7万年前的金字塔,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金字塔。这一发现让考古学家非常惊讶,并要求《考古展望》对该论文进行调查。(来源:中国科学报)

12月7日,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简称锦屏大设施)土建公用工程完工,具备实验条件。这标志着世界最深、最大的极深地下实验室正式投入科学运行。首批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0个实验项目组进驻开展科学实验。(来源:新华社)

国际科技动态

据DefenseScoop网12月1日消息,美、英、澳组成的“奥库斯”安全同盟(AUKUS)宣布将于2024年启动新的创新挑战赛,重点是电子战。奥库斯协议“第二支柱”致力于开发和部署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高超音速、量子技术等,首个关注的领域是电子战。美英澳三个国家的公司都有资格参加挑战赛。此外,AUKUS还将进行一系列测试和开发海上自主系统的实验和演习,以及建立行业论坛,促进先进能力的开发和交付。该联盟还计划向军队提供人工智能算法以增强情报、监视和侦察能力。(来源:全球技术地图)

据路透社12月4日消息,欧盟批准12亿欧元云计算援助计划,以支持欧洲云计算项目。欧洲云计算项目名为“下一代云计算基础设施和服务”(IPCEI CIS),其由法国、德国、匈牙利、意大利、荷兰、波兰和西班牙等七个欧盟国家共同发起,旨在推动欧盟企业在云计算领域共同参与建设。目前,IPCEI涉及19家公司的19个项目,这些直接参与者将合作开发欧洲首个、欧盟范围内可互操作的多提供商云边缘连续体。(来源:全球技术地图)

据WHO官网12月4日消息,乌干达同意试行“负责任使用生命科学全球指导框架:减轻生物风险和管理军民两用研究”。在世卫组织乌干达国家办事处、区域办事处的支持下,国家利益攸关方举行研讨会,制定路线图、概述关键步骤,包括建立职能高级别多部门国家指导委员会和技术工作组,指导乌干达试行该框架;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系统/平台建设;加强研究监督和军民两用研究治理;加强监测和评价系统等。(来源:全球技术地图)

据DefenseScoop网站12月4日,美陆军与洛马公司正在修改“远程高超声速武器”(LRHW)项目测试计划,以期实现“暗鹰”高超声速导弹于2024年中旬部署。美陆军将LRHW项目的数次测试失败归因于发射装置的机械工程问题,为此新计划方案将发射装置和导弹测试分开进行。目前,美陆军拟计划与美海军合作进行高超声速导弹技术测试,为后续通用高超声速滑翔体(C-HGB)研发工作奠定合作基础。若进展顺利,美陆军计划于2024年5月进行LRHW项目首型导弹“暗鹰”的全面测试。(来源:全球技术地图)

据美众议院科学、空间和技术委员会12月5日消息,美众议院通过了两党科学委员会的三项法案。其中美能源部和农业部跨部门研究法案(HR1713法案)将推进作物科学向精准农业发展;美能源部与国家科学基金会跨部门研究法案(HR2980法案),将推动双方在物理学、量子信息科学、人工智能、先进制造和劳动力和教育发展方面的长期合作;美能源部和国家航空航天局跨部门研究法案(HR2988),将加强二者在核推进系统、量子信息科学和高能物理等关键研发领域的合作。(来源:全球技术地图)

据财联社12月5日消息,美国IBM、Meta公司牵头联合全球50多家公司、组织和学术机构共同创建AI联盟。该联盟成员包括AMD、英特尔、甲骨文、Stability AI、软银、Sony、戴尔等企业,以及康乃尔大学、东京大学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等组织机构,但不包含OpenAI。该联盟表示,更多的合作和信息共享将有助于AI社区更快、更包容地进行创新,并在将产品推向市场之前识别具体风险和降低风险。(来源:全球技术地图)

据中核智库12月5日消息,美国泰拉能源公司(TerraPower)与阿联酋核能公司(ENEC)在COP28期间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将合作探索Natrium技术商业化和全球部署的机会。Natrium反应堆是一种34.5万千瓦钠冷快堆,具有熔盐储能系统,可将功率提升至50万千瓦,持续超过5小时。该合作谅解备忘录将使双方能够探索将核能用于制氢等非传统应用的技术设计和商业可行性,还有助于推进美国-阿联酋加速清洁能源伙伴关系(PACE)。(来源:全球技术地图)

据据环球时报12月6日消息,美国海军“战斧”武器系统项目办公室项目经理乔恩·赫西近日表示,美海军计划于2024年开始为其潜艇装备“战斧”巡航导弹。报道称,海基“战斧”导弹射程可达1600公里,将部署在“洛杉矶”级、“弗吉尼亚”级潜艇上。美国彭博社表示,“潜艇上部署“战斧”巡航导弹将扩充美国不断增长的反舰导弹武器库,对现有的潜射鱼雷进行补充,以对抗数量上占据优势的中国舰队”。(来源:全球技术地图)

据国际船舶网12月6日消息,中国船级社联合业界展开技术攻关,并制定了《重型破冰船规范》,以满足未来破冰船新颖化、重型化发展需求。该份文件就重型破冰船面临极地高寒环境、复杂冰况等极端环境带来的巨大风险与挑战,采用目标型规范方法论编制重型破冰船规范,具有全面性和先进性特点,其推出将为中国未来重型破冰自主设计与建造提供有力的支持。(来源:全球技术地图)

据国际船舶网12月6日消息,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江南造船集团近日发布全球首型、世界最大24000TEU级核动力集装箱船船型设计。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对节能减排的要求,江南造船主动探索箱船船型及动力系统方案,利用核能这一清洁能源,采用国际上先进的第四代堆型熔盐反应堆解决方案,提出了超大型核能集装箱船船型设计,以在该型船运营周期内真正实现“零排放”。(来源:全球技术地图)

据新华网12月6日消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商运投产,标志着我国在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领域实现了全球领先水平。该项目是世界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项目,位于山东省荣成市,由中国华能牵头,联合清华大学、中核集团共同建设,设备国产化率达93.4%。高温气冷堆是国际公认的第四代核电技术先进堆型,具有“固有安全性”,即在丧失所有冷却能力情况下,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反应堆都能保持安全状态,不会出现堆芯熔毁和放射性物质外泄。(来源:全球技术地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