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热点
4月25日,我国在建海拔最高双曲拱坝电站、金沙江上游川藏段装机规模最大水电站——华电金上叶巴滩水电站首台机组转轮成功吊装,标志着机组全面进入水轮机正式安装阶段,为实现2025年底首批机组投产发电奠定了基础。(来源:新华社)
4月25日电(记者张建松、刘祯)在24日拉开帷幕的2025年“中国航天日”科普展上,银白色的轻舟货运飞船首次亮相,初样试飞船计划于今年首飞,正样首飞船计划于明年具备出厂条件,可执行空间站货物运输任务。(来源:新华网)
4月24日电(记者杨思琪、姜思妮)“嫦娥”奔月、“祝融”探火、“羲和”探日……我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一步一个脚印探索神秘太空,将远古神话变成生动现实。在4月24日第十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馆里的“玉兔二号”月球车、“祝融号”火星车等一系列航天器模型吸引众多关注。(来源:新华闻)
4月25日电 一项新研究显示,玉米蛋白可用于提高锂硫电池性能,这一发现有望推动高能量、重量轻的锂硫电池在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储能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来源:新华闻)
2025年4月24日下午,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当天领命出征。同时,在以“海上生明月,九天揽星河”航天日主题下,各地纷纷举行了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展现出全民对航天事业的热情与关注。其中,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为期两个月的“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览正在对公众展出,展览全球首次对比展出月球正面、背面样品,上百件珍贵实物与图文史料首度集体亮相,吸引了众多观众。(来源:央视网)
4月24日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今年航天日的主题为“海上生明月 九天揽星河”,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7家机构的申请。同时,月面多功能操作机器人暨移动充电站、巴基斯坦月球车等10个项目入选嫦娥八号任务合作项目。此外,国家航天局还介绍了我国多项重大航天工程进展。(来源:央视网)
中法天文卫星是中法两国合作的太空望远镜项目,自2024年6月发射以来已在轨飞行10个月,并获得突破性发现。今天(24日),卫星首批科学成果对外发布,并交付给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中法天文卫星搭载了中方的伽马射线监视器、光学望远镜和法方的硬X射线相机、软X射线望远镜4台科学载荷,通过互相配合对伽马暴的起源、物理性质等进行观测,目前已顺利完成了卫星平台、科学仪器的在轨测试任务。迄今,中法天文卫星已探测到了超过100例伽马暴,发现了多例特殊类型伽马射线暴,刷新了短时标伽马暴的最远观测纪录。(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