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如何影响南极冰盖融化

    全球海平面上升正在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越来越大的威胁。如果南极冰盖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将会上升近60米。因此,南极冰盖未来如何变化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领域最大的科学问题之一。由于南极地处遥远和自然环境恶劣,观测严重不足,影响南极冰盖融化的过程尚不清楚,未来全球海平面预测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人类适应气候变化带来巨大的挑战。南极冰盖周边的冰架与海洋接触,海洋导致的冰架底部融化以及随后产生的冰架崩裂是南极冰盖质量丢失的主要原因,这些过程是目前国际关注的焦点。 南极冰盖漂浮在海洋上的部分被称为冰架,冰架融...

    科技前沿 2023-09-10
  • 气候变化正在改变北冰洋和亚北极海域之间的关联

    北冰洋主要通过四个海峡通道与亚北极海洋相连,北冰洋与亚北极海洋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变化会显著影响气候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相比1980-2000年,本世纪前20年由低纬度海洋向北冰洋的热输送持续增加,北极与亚北极海域的水循环显著增强;气候模式预测显示,在本世纪内这些变化将继续加剧。来自低纬度海洋热量的增加将导致北极海冰的快速消融,增强的淡水循环还可能引起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的减弱,进而对气候系统产生重大影响。本文综述了历史时期及未来气候变暖情况下北冰洋与亚北极海洋之间关联的变化,并解释了引起这些变化...

    科技前沿 2023-09-10
  • 英国研究指出降雨引发大陆架海洋的季节性变化

    2023年6月2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刊登了一项由英国国家海洋学中心(NOC)牵头完成的新研究,指出降雨是大陆架海洋季节性分层的主要诱因。分层影响浮游植物春季水华爆发,而浮游植物是食物网的基础。鉴于大陆架海洋占渔业生产力的90%,该研究结果或将对渔业产生影响。 分层指水体的自然分离,温度较高的海水居于温度较低的海水层之上。该过程影响了春季浮游植物水华爆发。此前的研究认为,由于春季进入海洋表层的热量增加,温度是引发季节性分层的唯一原因。由于强风引发的海洋混...

    科技前沿 2023-09-01
  • 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斥资6000万美元启动气候复原力加速器计划

    2023年7月10日,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启动“基于海洋的气候复原力加速器计划”(Ocean-Based Climate Resilience Accelerators program),通过拜登总统的“投资美国”(Investing in America)议程向海岸复原力和美国小企业投资6000万美元。该计划由《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资助,将促进公私伙伴关系,帮助支持小企业面向气候复原力开发可持续技术,以吸引资本,使其技术成熟,并扩...

    科技前沿 2023-09-01
  • 针对海洋标量场数据的交互式可视化框架

    在海洋遥感设备和海洋探测技术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高精度海洋数据得以广泛收集并计算,而高精度的海洋数据具有体量大、时变性强等特点,且在海洋深度上分布不均。这样的数据给海洋探索带来了广阔空间,但也给海洋可视化带来了巨大挑战。海洋可视化是观测海洋现象、提取海洋特征、预测海洋事件、提供决策支持的主要方式之一,不断与时俱进地更新并升级可视化框架,对于海洋的探索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现象对热传输、物质传输和气候形成有重大影响,而分析海洋数据对于理解和预测海洋现象又至关重要。例如,海面温度和洋流可以预测厄...

    科技前沿 2023-09-01
  • 阿拉斯加狭鳕告诉我们:年龄越大,微塑料摄入量越多

    海洋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备受全球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已有学者基于北冰洋大西洋扇区表层水微塑料数据提出北极海底是微塑料“汇”的观点,但少有研究关注北冰洋太平洋扇区的微塑料污染。白令海位于北冰洋太平洋扇区一侧,是太平洋水流入北冰洋的唯一通道,研究白令海海洋生物体中微塑料的赋存对于解析北冰洋海域微塑料的环境行为和生态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黄线狭鳕(Alaska pollock,Gadus chalcogrammus)是世界上捕捞量最多的鱼类之一,主要渔场位于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年龄较小的黄线狭鳕主要以浮游动...

    科技前沿 2023-09-01
  • 科技新闻速览

    科技热点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袁开军研究员、杨学明院士团队和傅碧娜研究员、张东辉院士团队合作,发现二氧化硫分子极紫外光解离产生硫原子和氧气,为地球早期大气中氧气的来源提供了新途径。相关成果发表于《化学科学》,并被选为热点文章。(来源:科学网)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高敏锐课题组研制出一种高抗氨毒化的镍基碱性膜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其在阳极含10 ppm氨的膜电极组装中,能保持95%的初始峰值功率密度和88%的初始电流密度,远超商业铂碳催化剂。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

    科技前沿 2023-08-25
  • 深海珊瑚研究表明,洋流并未促进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上升

    2023年6月26日,《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刊登了一项由南京大学和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牵头的国际研究小组完成的研究,通过分析深海珊瑚礁推翻了深海洋流导致过去1.1万年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观点。该研究否定了关于海洋环流在全新世碳循环中作用的假设,为更深入地理解海洋与地球气候系统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铺平了道路。 了解约1.17万年前的全新世时期(Holocene period)导致工业化前二氧化碳水平上升的原因一直以来备受争...

    科技前沿 2023-08-25
  • 美研究指出通过种植海藻捕获二氧化碳需要占用大量的海洋空间

    2023年6月15日,《通讯-地球与环境》(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刊登了一项由加州大学欧文分校(UC Irvine)研究人员牵头完成的新研究,指出每年通过种植海藻从大气中去除10亿吨二氧化碳需要占用1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而在海藻容易生长的区域,由于沿海地区存在很多相互冲突的用途,如航运和渔业等,因此通过种植大量海藻以实现气候变化目标可能并不可行。 该研究指出,为实现气候目标,除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外,每年还需要从大气中捕获25亿-130亿...

    科技前沿 2023-08-25
  • 澳大利亚珊瑚礁中鲨鱼和魟鱼受保护程度更高

    2023年6月15日,《科学》(Science)刊登了一项由詹姆斯库克大学(James Cook University)牵头,澳大利亚海洋科学研究所(AIMS)等机构研究人员参与完成的新研究,指出澳大利亚珊瑚礁中鲨鱼和魟鱼比其他国家的同类物种受保护程度更高,但在受到较少保护的地区,种群仍在减少。随着全球种群减少,澳大利亚珊瑚礁将为鲨鱼和魟鱼提供庇护。 该研究发现,在全球范围内,珊瑚礁中5种主要鲨鱼物种—灰礁鲨(grey reef shark)、黑尖礁鲨(blacktip reef shark)、...

    科技前沿 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