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塑料入侵:在最偏远的珊瑚礁中发现塑料垃圾
渔网、包装袋和其他废弃物,威胁着海洋深处一些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野生动物。 对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海盆中25处地点的84个珊瑚礁生态系统所作的调查,发现人类活动带来的塑料碎片几乎无所不在,浅水和深水中都有。 这一研究团队由巴西圣保罗大学到海洋生物学家Hudson Pinheiro带领,着手调查偏远珊瑚礁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人员预计这些地方会保持原始状态。但在采样中他们注意到“这些地方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原始”,Pinheiro 说。结果表明,84处生态系统中有77处含有大塑料——直径5厘米及以上的塑...
-
科技新闻速览
科技热点 近日,杭州之江实验室的崔玉竹及其研究团队取得一项新进展。经过不懈努力,他们发现连接到M87中旋转黑洞的进动喷流喷嘴。相关研究成果已于2023年9月27日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该研究团队报道了对22年来射电观测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喷流位置角度的变化周期约为11年。研究人员推断,他们观察到的是一个旋转的黑洞,该黑洞引起了一个错位的吸积盘的冷泽-提尔苓进动。类似的喷流进动通常也发生在其他活动星系核中,但由于其变化幅度小且周期长,因此很难探测到。(来源:自然)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北...
-
荷兰为大规模浮动式基础设施研究提供530万欧元资助
2023年7月12日,荷兰海洋研究所(Netherlands Maritime Research Institute)发布消息称,荷兰研究理事会(Dutch Research Council)向“浮动未来”(Floating Future)研究计划提供530万欧元资助。“浮动未来”计划从治理、技术和生态方面探究荷兰以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大规模建设浮动式设施的路径。具体而言,这些行动涉及内陆水道、港口城市和北海的浮动式和气候适应力视角。 该计划的首席研究员指出,就其意义而言,根本问题在于确保荷兰这个人...
-
海洋-陆地关系是影响珊瑚礁健康的主要驱动因素
2023年8月9日,《自然》(Nature)刊登了一项由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牵头、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和英国班戈大学(Bangor University)等机构参与的国际研究小组完成的新研究,指出减轻当地陆地和海洋人为活动的影响,特别是在污染物和过度捕捞方面,能够为珊瑚礁生态系统提供在气候变化压力下持续生存的最佳机遇。 长期以来的观点认为,气候变化是珊瑚礁衰退的最大驱动因素之一,但人类影响的具体细节在很大程度上未得到证实。在夏威夷海...
-
国际研究在太平洋深海发现动物群分界线
2023年7月27日,《沿海与近海环境期刊》(ECO Magazine)刊登了一项由英国国家海洋学中心(NOC)研究人员牵头的国际研究小组完成的新研究,发现北太平洋海底存在一条生物地理分界线,类似于1859年发现的“华莱士线”(Wallace Line)。“华莱士线”划分了亚洲和大洋洲的海底生物。 新发现的分界线区分了克拉里昂-克利珀顿地区(CC区)两个截然不同的生物区域。CC区是一个广阔的深海平原地区,横跨墨西哥和基里巴斯之间5000公里的距离,深度在3500-6000米之间,目前是深海采矿的...
-
新研究表明气候变化正在影响北极浮游动物的垂直迁移
2023年8月28日,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气候变化正在影响北极浮游动物的垂直迁移,并对整个北极生态系统产生潜在影响。 随着地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的范围和厚度都在减小。研究人员预测,北冰洋最早将在2030年迎来第一个无冰的夏天。因此,阳光照射到海洋深处,影响了浮游动物的迁徙模式,如磷虾等微小生物,它们随着光照水平的变化在水体中上下移动。这种微小的生物通常喜欢黄昏条件,并保持在一定的光强度以下,即临界辐照度。随着阳光在一天或季节中的...
-
科技新闻速览
科技热点 9月15日,福建农林大学麻类研究室联合该校基因组与生物技术中心在《植物通讯》(Plant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首个染色体级别的籽用大麻参考基因组图谱。他们在此基础上解析了种子中脂肪酸和维生素E合成途径关键基因的作用,为籽用大麻的功能基因验证和分子设计定向育种提供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来源:科学网) 据双碳情报9月21日消息,大连化物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太阳能研究部(DNL16)李灿院士、王旺银副研究员等在提高微藻光合作用固碳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利用金属有机...
-
立即开始海洋垃圾清理工作
在《科学》5月17日报道“清理海洋‘垃圾带’可能会破坏脆弱的生态系统”的文章中,AB Vigil 描述了一项研究,表明清理海洋中的垃圾带可能会伤害一些海洋生物。但她忽略了权衡这些风险与未能清理垃圾所造成的危害。尽管清理海洋垃圾场可能会对某些物种产生局部影响,但清理工作应立即进行。 正如文章描述所解释的那样,维吉尔引用的研究中发现的三个物种——蓝纽扣水母、风水手和紫罗兰蜗牛——在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然而,对这些物种的潜在危害不应成为推迟清理的理由。这些水母、水手和蜗牛...
-
适度降低货船航速或可通过降低噪音为海洋生物带来巨大裨益
一项基于模型的新研究表明,适度减慢货船航速或可以大大减少噪音污染对海洋生物的影响。Charlotte Findlay研究小组表示,该解决方案简单且具备灵活性,它可被立即实施以保护世界各地重要的海洋栖息地。在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其他人类活动中,商业航运和其他海运业产生的水下噪音污染会破坏众多海洋物种(尤其是鲸鱼)的沟通、觅食、迁徙和繁殖模式。 随着越洋航运交通的持续增长,监管机构提出了减少货船螺旋桨、机械和船体运动所致噪音水平的潜在解决方案。这些措施包括船舶减速、设计修改以及增加船舶与鲸鱼重要栖息地...
-
对进入海洋的塑料污染估计过高,但其存续时长可能超过预期
根据《自然-地球科学》发表的一项模型研究,2020年全球初始海洋漂浮塑料总量中,95%由大于2.5厘米的塑料碎片组成,其存续时间可能比此前预计的更久。这些发现基于过去几十年(1980-2020)的观察数据与一个海洋3D建模的结合。 过去人们估计,全球海洋表面约有2.5亿公斤(250千吨)的塑料污染物,但预计每年进入海洋的塑料污染量远大于这个数字。人们认为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可能是高估了从陆地和河流输入的塑料数量、未知过程去除了海洋表面大部分此类塑料,或发生了破碎和降解。 为探究这一差异的原因,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