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ture》过度捕捞导致全球礁鲨下降
背景 数十年的过度捕捞导致礁鲨的数量急剧下降,这让研究者对其生态现状十分担忧。过往研究中,研究者总是通过渔业捕捞数据估测礁鲨数量,因此,分布于沿海栖息地的礁鲨数量值往往未知。 研究内容 图1来自GlobalFinPrint的礁鲨分布。在371个研究珊瑚礁中,来自BRUVS的礁鲨所占的观察比例。研究区域包括:印度洋(正方形)、西太平洋(菱形)、中太平洋(圆形)和西大西洋(三角形)。 本研究中,研究者运用15000个标准化的诱饵式远程水下视频技术站点估测分布于沿海栖息地的礁鲨数量,来弥补当前研究空白...
-
国际科技动态
据塔斯社报道,瑞士联邦主席阿姆赫德1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瑞士联邦委员会决定,将于今年6月15日至16日在瑞士下瓦尔登州的布尔根施托克举行乌克兰和平问题高级别会议。有报道称,美国总统拜登很可能参加此次会议,但美国官方尚未对此作出确认。(来源:环球时报) 韩国第22届国会议员选举结果11日正式揭晓,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及其卫星政党共赢得300个议席中的175个,继续保持国会第一大党地位。同一天,面对执政党的惨败结果,韩国国务总理韩德洙、总统秘书室室长李官燮等官员集体引咎请辞。韩联社11日称,预计...
-
科技新闻速览
科技热点 据新华社天津4月10日电 (记者梁姊)记者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随着垦利10-2油田Ⅰ期/垦利10-1油田A54井块开发项目10日在天津、青岛的三个建造场地同时开工建造,亿吨级大油田垦利10-2油田正式进入开发建设阶段。(来源:新华社) 科技日报北京4月10日电 (记者付丽丽)记者10日从中国气象局获悉,中国气象局近日组织召开风云三号F星(以下简称“F星”)在轨测试第一阶段总结评审会。专家组一致同意F星通过在轨测试第一阶段总结评审,具备在轨交付和投入业务试运行条件。(来...
-
《Current Biology》珊瑚礁恢复速度惊人!四年后比健康珊瑚还旺盛
在退化的珊瑚礁中植入新珊瑚,可以引发迅速恢复,而恢复后的珊瑚礁,仅用四年时间,就能够与健康的珊瑚礁一样迅速生长。这项研究由英国埃克塞特大学(University of Exeter)的研究人员与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和创新机构(BRIN)海洋学研究中心、马斯可持续解决方案以及兰开斯特大学合作完成,研究成果于2024年3月8日发表在《当代生物学》期刊上。 在全球范围内,珊瑚礁都面临着来自本地和全球压力的严重威胁。本研究旨在评估珊瑚礁恢复站点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恢复原生珊瑚礁群落和地理生态功能(例如结构复杂...
-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文章:不同营养水平下海洋卡盾藻与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
赤潮的预防与管控一直是海洋生态修复的核心研究课题之一。大多数研究往往侧重于赤潮爆发的环境驱动因子的探究,特别是氮和磷对赤潮藻类增殖的影响,赤潮藻类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往往被忽视,并且往往只是针对富营养化情景,而忽略了也会出现赤潮的贫营养情景。 南开大学卢学强教授课题组构建了一个营养梯度系统来模拟渤海湾近岸海域夏季赤潮爆发的优势种之一海洋卡盾藻 (Chattonella marina) 在富营养、中营养、贫营养三种营养水平下的增殖,探究了海洋卡盾藻的生活史模式转变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结果...
-
《nature》文章:海洋连续五年打破高温记录
2023 年,世界海洋中储存的热量以有史以来最大的幅度增加。 图6 对2000米以下海洋温度的测量显示,2023年变暖将大幅增加 2023年,世界海洋吸收的热量比有记录以来的任何一年都多(见图7)。 这一发现是由北京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AP)领导的年度研究的最新更新。研究人员表示,自2019年以来,海洋每年都以创纪录的速度变暖。共有来自5个国家19个研究机构的34名科学家参与了这项研究。 该论文的主要作者,IAP的海洋学家成里京表示,这些发现反映了大气中人类产生的温室气体数量的增加。海洋...
-
国际科技动态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科学家对一项已持续75年的研究展开分析,结果显示人脑变得越来越大: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参与者脑容量比20世纪30年代出生的参与者大6.6%;大脑表面积几乎大15%。研究人员认为,人脑变大或使大脑储备增加,有望潜在降低与年龄相关痴呆症的总体风险。相关论文发表于25日出版的《美国医学会神经病学杂志》。(来源:科技日报) 日本小林制药公司26日说,一名服用该公司含红曲成分保健品的消费者因肾脏疾病死亡,目前正在调查其死亡与服用上述保健品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来源:科技日报) 美...
-
科技新闻速览
科技热点 记者从华北油田山西煤层气分公司获悉,作为我国最大煤层气田——华北油田山西沁水煤层气田,26日井口日产气量突破700万立方米,创历史新高。(来源:新华社) 近日,中国电信联合中国联通在浙江、贵州、广东、河南、上海等五省/市成功完成全球首个全频段、全制式、全场景5G轻量化(RedCap)商用验证,并正式启动百城规模商用进程。(来源:科技日报) 3月27日,上海崇明万安村,沪渝蓉高铁崇太长江隧道3号盾构始发井施工现场,世界最大直径国产高铁盾构机——“领航号”刀盘与主机成功合体,标志着“领航号...
-
《Science》文章:全俄勒冈河口海草藻类减少对海洋酸化与缺氧的影响
河口大型植物被认为通过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释放)无机碳(氧)来影响海洋酸化和缺氧(OAH)。水生植物减轻河口海洋酸化和缺氧(OAH)的程度取决于可变环境条件与水生植物生产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相互作用。为了详细探讨这些复杂性,研究者考虑了美国太平洋西北河口潮间带鳗草和大型藻类减少的潜在原因和后果。研究者编制并分析了鳗草(Zostera marina)的记录和大型藻类以及15年来(2004 年至 2019 年在俄勒冈州南斯劳河口梯度沿线3个地点的广泛环境条件。分析表明,大型植物生物量的下降与温度(水和空...
-
《Science》文章:石珊瑚祖先对恶劣海洋环境的分子适应
摘要 石珊瑚,作为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人类活动影响下正面临着数量不断减少的困境。探究古老的珊瑚类群是如何在以往的灭绝事件中适应并存活下来可以增强我们对当下珊瑚命运的理解。本研究利用基因组学方法揭示了免疫、信号转导和神经通路相关基因的水平转移或扩张是石珊瑚祖先适应泥盆纪晚期恶劣海洋环境的潜在分子进化基础,为海洋生物如何在逆境中生存提供了新的见解。 研究结果 当下气候变化导致的海洋环境扰动越来越严重,对环境敏感的海洋生物首当其冲。对海洋生物在基因层面上适应恶化的海洋环境的探究可以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