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裴岷山会见阳江市委书记卢一先、市长余金富

    8月22日,中交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裴岷山在阳江会见了阳江市委书记卢一先,市委副书记、市长余金富,双方就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进阳江深蓝海洋牧场试点项目进行了座谈交流。中交集团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林鸣,粤港澳区域总部总经理梁卓仁、副总经理程鹏参加会见。 裴岷山感谢阳江市一直以来给予中交集团的关心和支持,介绍了中交集团发展情况。他表示,中交集团高度重视与阳江市的战略合作,长期扎根阳江、广泛参与阳江经济社会发展,双方合作成果丰硕。阳江区位优势突出、海洋资源丰富,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有着天时、地...

    会议 2023-08-28
  • 科技新闻速览

    科技热点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袁开军研究员、杨学明院士团队和傅碧娜研究员、张东辉院士团队合作,发现二氧化硫分子极紫外光解离产生硫原子和氧气,为地球早期大气中氧气的来源提供了新途径。相关成果发表于《化学科学》,并被选为热点文章。(来源:科学网)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高敏锐课题组研制出一种高抗氨毒化的镍基碱性膜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其在阳极含10 ppm氨的膜电极组装中,能保持95%的初始峰值功率密度和88%的初始电流密度,远超商业铂碳催化剂。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

    科技前沿 2023-08-25
  • 深海珊瑚研究表明,洋流并未促进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上升

    2023年6月26日,《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刊登了一项由南京大学和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牵头的国际研究小组完成的研究,通过分析深海珊瑚礁推翻了深海洋流导致过去1.1万年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观点。该研究否定了关于海洋环流在全新世碳循环中作用的假设,为更深入地理解海洋与地球气候系统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铺平了道路。 了解约1.17万年前的全新世时期(Holocene period)导致工业化前二氧化碳水平上升的原因一直以来备受争...

    科技前沿 2023-08-25
  • 美研究指出通过种植海藻捕获二氧化碳需要占用大量的海洋空间

    2023年6月15日,《通讯-地球与环境》(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刊登了一项由加州大学欧文分校(UC Irvine)研究人员牵头完成的新研究,指出每年通过种植海藻从大气中去除10亿吨二氧化碳需要占用1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而在海藻容易生长的区域,由于沿海地区存在很多相互冲突的用途,如航运和渔业等,因此通过种植大量海藻以实现气候变化目标可能并不可行。 该研究指出,为实现气候目标,除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外,每年还需要从大气中捕获25亿-130亿...

    科技前沿 2023-08-25
  • 澳大利亚珊瑚礁中鲨鱼和魟鱼受保护程度更高

    2023年6月15日,《科学》(Science)刊登了一项由詹姆斯库克大学(James Cook University)牵头,澳大利亚海洋科学研究所(AIMS)等机构研究人员参与完成的新研究,指出澳大利亚珊瑚礁中鲨鱼和魟鱼比其他国家的同类物种受保护程度更高,但在受到较少保护的地区,种群仍在减少。随着全球种群减少,澳大利亚珊瑚礁将为鲨鱼和魟鱼提供庇护。 该研究发现,在全球范围内,珊瑚礁中5种主要鲨鱼物种—灰礁鲨(grey reef shark)、黑尖礁鲨(blacktip reef shark)、...

    科技前沿 2023-08-25
  • 英国研究揭示气候变化对海水颜色的影响

    7月12日《自然》(Nature)刊登了一项在英国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NERC)、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英国创新署(Innovate UK)和“地平线2020”(Horizon 2020)共同资助下,由英国国家海洋学中心(NOC)研究人员牵头完成的新研究,指出由于气候变化对浮游生物生态系统的影响,过去20年海水颜色发生了变化。该变化或将削弱海洋的碳储存能力。 研究人员发现,由于浮游生物群落的变化,一半以上(56%)海洋颜色出现了变化。该研究基于20年数据开展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如图1。...

    科技前沿 2023-08-25
  • 中交集团主要领导调研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

    8月12日下午,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彤宙在珠海调研了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中交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陈重,中国交建党委委员、副总裁周静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交集团首席科学家林鸣,中交集团市场开发总监赵晖参加调研。 王彤宙听取了创新院基本情况介绍及海洋工程相关研究论证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观看了大规模深远海工程研究展示片,看望了正在参加海洋工程相关研究论证终期成果预验收会的专家,与创新院研发人员、与会专家等进行座谈交流。他肯定了创新院的六大研发方向并指出,创新院研究的是最先进的理论、最好的技...

    会议 2023-08-15
  • 科技新闻速览

    科技热点 7月19日,“张弥曼星”命名仪式在早期古脊椎动物研究中心——云南曲靖举行。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国际编号为347336号的小行星被冠以中国科学家之名——“张弥曼星”。这颗星距离地球3.57亿公里,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4.63亿公里,绕太阳一周需要5.47年。(来源:科学新闻杂志) 近日,中山大学教授谢强团队与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栾云霞、荷兰自然历史博物馆博士陈萍萍等科研人员合作,研究揭示了海生昆虫起源之谜。相关研究以《海蝽回归海洋的3亿年进化历程》为题发表...

    科技前沿 2023-07-28
  • 世界上最偏远的珊瑚礁中存在塑料垃圾

    对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盆地25个地点的84个珊瑚生态系统进行的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珊瑚生态系统(无论浅海还是深海)都存在人类活动产生的塑料碎片。 由巴西圣保罗大学海洋生物学家 Hudson Pinheiro 领导的研究小组着手调查偏远珊瑚礁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人员预计这些珊瑚礁是原始的。但在采样过程中,他们注意到这些地方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原始。事实证明,84 个生态系统中有 77 个含有大塑料——直径为 5 厘米或以上的塑料物品。研究人员表示,此类塑料垃圾占珊瑚礁上人类产生的所有垃圾的 88%&...

    科技前沿 2023-07-28
  • 升级模型以改进风暴潮预测水平

    2023年5月2日,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宣布将其概率风暴潮(P-Surge)模型升级至3.0版本。该模型是预测与飓风和热带风暴等高影响力天气相关的风暴潮的主要模型,此次升级推进了美国本土(CONUS)、波多黎各和美属维尔京群岛风暴潮的建模和预测水平。 此次升级包含多项新功能,有助于预测人员更好地了解热带气旋期间风暴潮的风险,包括:波多黎各和美属维尔京群岛风暴潮、潮汐和海浪的新预测;在两场风暴中同时运行模型的能力,该能力将在两场登陆风暴影响CONUS,或一场风暴影响CONUS,或一...

    科技前沿 2023-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