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陆地关系是影响珊瑚礁健康的主要驱动因素
2023年8月9日,《自然》(Nature)刊登了一项由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牵头、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和英国班戈大学(Bangor University)等机构参与的国际研究小组完成的新研究,指出减轻当地陆地和海洋人为活动的影响,特别是在污染物和过度捕捞方面,能够为珊瑚礁生态系统提供在气候变化压力下持续生存的最佳机遇。 长期以来的观点认为,气候变化是珊瑚礁衰退的最大驱动因素之一,但人类影响的具体细节在很大程度上未得到证实。在夏威夷海...
-
国际研究在太平洋深海发现动物群分界线
2023年7月27日,《沿海与近海环境期刊》(ECO Magazine)刊登了一项由英国国家海洋学中心(NOC)研究人员牵头的国际研究小组完成的新研究,发现北太平洋海底存在一条生物地理分界线,类似于1859年发现的“华莱士线”(Wallace Line)。“华莱士线”划分了亚洲和大洋洲的海底生物。 新发现的分界线区分了克拉里昂-克利珀顿地区(CC区)两个截然不同的生物区域。CC区是一个广阔的深海平原地区,横跨墨西哥和基里巴斯之间5000公里的距离,深度在3500-6000米之间,目前是深海采矿的...
-
新研究表明气候变化正在影响北极浮游动物的垂直迁移
2023年8月28日,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气候变化正在影响北极浮游动物的垂直迁移,并对整个北极生态系统产生潜在影响。 随着地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的范围和厚度都在减小。研究人员预测,北冰洋最早将在2030年迎来第一个无冰的夏天。因此,阳光照射到海洋深处,影响了浮游动物的迁徙模式,如磷虾等微小生物,它们随着光照水平的变化在水体中上下移动。这种微小的生物通常喜欢黄昏条件,并保持在一定的光强度以下,即临界辐照度。随着阳光在一天或季节中的...
-
浙江瑞安市人大常委黄陈跃一行莅临参观
2023年9月15日,浙江瑞安市人大常委黄陈跃等13人带队到我院参观,就大规模深远海养殖创新模式进行深入交流。市农业农村局林娅总农艺师,介绍了瑞安市的海洋经济及海洋牧场情况,就大规模深远海养殖创新模式落地瑞安的可行性做了互动。他们殷切地期望中交创新研究院尽快到瑞安市考察,就大规模深远海养殖创新模式落地进一步加强沟通合作。
-
科技新闻速览
科技热点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李继莲牵头完成的研究成果在《自然-通讯》发表。该成果揭开了熊蜂的进化之谜,挑战了熊蜂工蜂终身不能交配是羽化前决定的这一认知。这一发现也是了解蜂类等社会性昆虫进化历程的一个重大飞跃。(来源:中国科学报) 13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获悉,我研究人员首次成功构建出覆盖组织范围最广、时间跨度最长、采样密度最高的人类免疫细胞发育图谱,并发现免疫细胞“新类型”——类小胶质细胞。该研究成果于9月12日发表在学术期刊《细胞》上研...
-
微塑料在北冰洋被掩埋在沉积物中,但掩埋速度不抵塑料污染的输入速度
根据对北冰洋西部微塑料的一项新分析,北冰洋将塑料颗粒掩埋在沉积物中的速度可能不足以追上不断增加的流入该海盆的塑料污染的速度。全球每年会产生约4亿公吨的塑料,其中很大一部分塑料废物会最终流入海洋。为了解释全球预算中一直缺失的塑料问题,一些研究人员提出,微塑料(即5毫米或更小的颗粒)可以随着洋流迁移到北极等遥远的地方。 为了调查北极中微塑料的潜在目的地和数量,Seung-Kyu Kim和同事分析了1933年至2012年间的沉积物岩芯。他们还检查了分别于2017年8月...
-
强化学习可帮助水下自主航行器追踪深海中的目标动物
一种新的强化学习(RL)策略或可支持在深海中运行的自主研究机器人。该强化学习方法在加利福尼亚海岸外进行了测试,它可使某艘水面自主船能够在通信可靠性和GPS带宽品质开始受到影响的深度跟踪其水下对应物长达5小时以上。 即使目标动物之前已被标记,但在水下自主航行器(AUV)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带宽受到损害时,也会给监测海洋物种带来挑战。一旦AUV潜入水下,水上系统同样也很难与它们保持联系——如果AUV自身的GPS系统在海洋深处发生故障,这将成为严重问题。 Ivan Masmitja和同事如今提出了一种深...
-
一种深度学习辅助的水下三维触觉张拉整体传感器
随着在海洋探索和研究中水下机器人应用的增长,迫切需要有效的三维触觉为水下机器人作业提供触觉反馈。张拉整体结构通常是由分离的刚性杆和张力元件构成,刚性杆通过连续的张力元件构成一个张力网络。这种轻型、多自由度和高动态顺应性的结构设计能够通过张力网络有效地重新分配载荷,允许系统被动地适应外界环境。这种能力可以使张拉整体通过其姿态估计来探索未知的水下环境,尤其是在狭窄的空间中光或声音存在反射问题时。此外,该轻型结构还可以提供高冲击弹性。摩擦纳米发电作为一种全新的机电转换方式,其最大优势在于能将环境中广泛...
-
新型材料在空气中直接捕获二氧化碳的容量可达到现有材料的3倍
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铜基杂化材料,其碳吸收能力几乎是当前直接空气捕获技术(Direct Air Capture,简称DAC)的3倍。Hao Chen和同事说,多胺铜(II)复合物(Polyam-N-Cu2+)或可克服限制DAC作为缓解气候变化策略可行性的关键障碍。 随着全球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如今已超过百万分之400(ppm)且还在继续上升,迅速降低大气CO2浓度以阻止气候变化酿成最严重后果已成燃眉之急。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建议:应在2050年时将...
-
阿拉斯加狭鳕告诉我们:年龄越大,微塑料摄入量越多
海洋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备受全球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已有学者基于北冰洋大西洋扇区表层水微塑料数据提出北极海底是微塑料“汇”的观点,但少有研究关注北冰洋太平洋扇区的微塑料污染。白令海位于北冰洋太平洋扇区一侧,是太平洋水流入北冰洋的唯一通道,研究白令海海洋生物体中微塑料的赋存对于解析北冰洋海域微塑料的环境行为和生态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黄线狭鳕(Alaska pollock,Gadus chalcogrammus)是世界上捕捞量最多的鱼类之一,主要渔场位于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年龄较小的黄线狭鳕主要以浮游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