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珊瑚礁中鲨鱼和魟鱼受保护程度更高
2023年6月15日,《科学》(Science)刊登了一项由詹姆斯库克大学(James Cook University)牵头,澳大利亚海洋科学研究所(AIMS)等机构研究人员参与完成的新研究,指出澳大利亚珊瑚礁中鲨鱼和魟鱼比其他国家的同类物种受保护程度更高,但在受到较少保护的地区,种群仍在减少。随着全球种群减少,澳大利亚珊瑚礁将为鲨鱼和魟鱼提供庇护。
该研究发现,在全球范围内,珊瑚礁中5种主要鲨鱼物种—灰礁鲨(grey reef shark)、黑尖礁鲨(blacktip reef shark)、白尖礁鲨(whitetip reef shark)、铰口鲨(nurse shark)和加勒比海礁鲨(Caribbean reef shark)的全球平均数量减少了63%。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人为因素是大规模过度捕捞。研究人员发现澳大利亚西部的种群结果“参差不齐”。距离人类聚集区较远、被海洋保护区覆盖和设置捕鱼限制的珊瑚礁中鲨鱼和魟鱼种群健康水平更高。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澳大利亚西部珊瑚礁中的鲨鱼和魟鱼种群保持得较好。但是,斯科特礁(Scott Reef)中的鲨鱼和大型捕食动物数量较少。
有证据表明,鲨鱼通过控制笛鲷等肉食性物种的数量帮助珊瑚礁恢复。笛鲷以鹦嘴鱼等食草物种为食。鹦嘴鱼非常重要,因为鹦嘴鱼以草皮海藻(turfing algae)为食,草皮藻类可能会抑制珊瑚幼虫的生长。而珊瑚幼虫是经历飓风或珊瑚白化事件等影响后珊瑚礁恢复过程的重要起点。鲨鱼和魟鱼在珊瑚礁中还发挥着其他重要的生态系统作用。研究人员能够在健康的珊瑚礁中观测到这两种物种大量存在。但是研究人员在印度洋一些退化的珊瑚礁中仅发现了魟鱼。这是由于受多种社会和经济因素所限,鱼类保护有限,表明珊瑚礁中的鲨鱼已遭受过度捕捞,仅剩下魟鱼。一些地区则缺乏足够的资源有效管理珊瑚礁和鲨鱼种群。研究人员还牵头西太平洋地区的考察,包括大堡礁研究,发现北部地区是少数几个鲨鱼和魟鱼物种数量均保持较高水平(27种)的地区之一。大堡礁大部分地区鲨鱼种群相对完整,所有珊瑚礁上的主要鲨鱼种群均未受到过度捕捞。
来源:Science、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